政府“组团出海抢订单”的消息 ,刷屏了。

各地做事创业的热情值得肯定 ,简直能帮企业维护关系、稳定客源、提振信心。

不过 ,外需和内需要结合起来看。

国务院12月14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计划纲要 ( 2022-2035年 ) 》 ,给下一阶段事情划了重点。

外需紧急

从出海目的地来看 ,主要围绕着东盟、欧盟、日本 ,这三大贸易同伴。

美国就很少有人去。

最近美西航线基本不堵了 ,运价也在快速下跌。企业也明白 ,美国的高通胀侵蚀了企业和民众的购置力 ,去了效果也不大。

ag九游会(中国)登录j9官网入口

并且 ,各人也在尽可能开拓“大国角力场”之外的订单 ,降低危害和不确定性。

不过 ,实际效果可能不太乐观。

因为现在这个时间点 ,短期的圣诞订单基本都交付了。而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普遍放缓 ,恒久订单也很难拿到。

可是 ,即便现在不是最佳出海时机 ,“出海抢订单”这件事 ,仍然有重要价值。

2022年 ,海内原计划举行1159场展会 ,结果只有292场开展。凌驾300场原定于12月举行的展会 ,延期到2023年。

关于那些需要从展会获取客户的外贸企业来说 ,攻击是巨大的。

这个时候 ,政府愿意拿出真金白银、真心实意帮企业度过难关 ,绝对是大好事。

从政府层面来看 ,这波“出海潮” ,也是各地比拼营商情况的要害时机。

千金市骨骏马来。

就算抢来的订单真的有限 ,但只要能展示出亲商、爱商的态度 ,就绝对不亏。

总的来说 ,“出海抢订单”只能缓冲出口下行的态势 ,无法从基础上改变2023年的大趋势——经济很难靠出口这架马车来拉。

ag九游会(中国)登录j9官网入口

▲ 11月出口增速连续第二个月同比下滑 ,且下滑幅度凌驾出市场普遍预期。

外循环转弱之际 ,越发考验决策层要如何刺激内循环。

要害时刻 ,重磅文件出台。

内需破局

《扩大内需战略计划纲要》有2万多字 ,是一份很是长的文件。

读罢全文 ,我认为真正的“草蛇灰线” ,是生长目标里的“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全文一共提出了17个小目标 ,但要求大多是“大幅提升、越发健全” ,只有这“四化”的要求是:2035年“基本实现”。

所以 ,这“四化”很可能是焦点KPI。

新型工业化

对招商人来说 ,新型工业化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35工业升级等内容 ,都包括在这下面。

包括放宽对部分工业的限制 ,将来也会放到“勉励推动新型工业化”这个帽子下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把生长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各地也开始抓住工业制造这个“牛鼻子”。

这样的配景下 ,如何差别化、协调生长 ,而不是再次陷入同质化的怪圈 ,是地方政府需要更多考虑的。

信息化

其实 ,新型工业化中就包括了狭义的信息化 ,好比工业互联网 ,就是以实时互联的数据来指导工业生长。

所以这里的信息化 ,指的应该是社会治理层面。好比放管服、金税四期、防灾减灾救灾、环保 ,是整个体系的信息化革新。

最重要的任务 ,要数“统一大市场”了。

今年的许多事情安排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可是想加速进度 ,需要下大决心。

城镇化

照旧以人口为焦点的县域城镇化。

这两年 ,许多地方债台高筑 ,急需输血。

但用地指标、转移支付不可平均分派 ,所以国家勉励县域间的良性竞争。

照旧之前说过的 ,“得人口者 ,得未来”。

谁能推动更多农村人口进城 ,谁就能获得国家的更多投资。

《纲要》中提到的 ,“推动公共资源由主要按都会行政品级配置 ,向主要按实际效劳治理人口规模配置转变” ,将成为未来的区域经济生长主轴。

如果营商情况不过关 ,工业计划不对理 ,招商引资不努力 ,一些弱市获得的资源倾斜 ,甚至会被强县抢走。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 ,分一明一暗两条线。

明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好比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 ,延长农业工业链条 ,优化农村立异创业情况 ,这些都是一贯坚持的。

暗的是农村的土地流转。

偏向已经明确 ,但具体如何“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如何用市场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土地” ,另有待视察。

未来可期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 ,出口是外需 ,投资和消费是内需。

《纲要》特意把“促消费”放到了“优投资”之前 ,释放了许多利好消息。好比:

提到了对吃穿等基本消费的升级 ,出行相关的汽车电动化和配套基建。

明确强调了效劳业的重要性 ,专门点出了文化、旅游、养老、分层医疗、体育、社区效劳、家政行业。

明确表达了对O2O、互联网文娱、线上办公、互联网医疗、共享经济、自媒体和社交电商的支持。

过去后顺序上 ,不难发明《纲要》对消费与投资的重要性的考量。

可是 ,“促消费”的篇幅却很短。关于“优投资”的内容 ,则占到了全文的近一半 ,发力点明显更多。好比:

制造业的投资支持 ,放在了首位。

以大城大区为焦点的交通基建、新能源和环保减污基建、水利基建、物流基建 ,以及种种新基建。

一如既往地强调了对战略性新兴工业的投入 ,要推动生产方法向柔性、智能、精细化转变。

虽然另有以人口为焦点的城镇化建设的投入 ,以及品牌化、标准化、对外开放等 ,就纷歧一赘述了。

纵观全文 ,让普通人敢消费、敢投资、敢借贷的部分 ,确实比较少。

这也印证了中央政治局集会提出的:在扩大内需战略中 ,消费发挥的是基础作用 ,投资发挥的是要害作用。最实际的 ,或许是这条:

积极推行“人为集体协商制度”。

未来或许有可能 ,会放宽某种劳资相同机制 ,让打工人可以获得更多话语权。

虽然可能导致我们彻底丧失廉价劳动力的优势 ,但却是倒逼工业升级的要害一步。


总的来说 ,《纲要》可以归纳为:

以更高质量的供应 ,替代过往纯粹在数量上的供应;

放宽部分市场准入 ,明确未来对市场干预的界限;

政府来做最大的火车头;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带来的增量 ,间接刺激内需。

其实 ,这份文件更像是把种种经济政策打包 ,先放到“内需”这个帽子下发出来 ,用以标明态度、提振信心。

更明确的经济事情安排 ,还要看接下来的中央经济事情集会。

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