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长,不可停歇。

2023年即将过半,二季度各项经济指标也将陆续宣布。这场“期中考”,将成为权衡各地经济苏醒势头的重要依据。

高质量生长配景下,唯GDP论已成为已往。

可是GDP又不可直接放弃,因为相对高速的经济生长对中国仍然重要。

一方面,建立一种既不抛弃GDP,又不完全以GDP论英雄的高质量生长权衡机制,已成为局势所趋。另一方面,还要警惕高质量生长成为“万金油”,什么事都往上靠。

那么,究竟该如何权衡 ?

在ag九游会联行看来,可以凭据以下八项指标来权衡一个地方的高质量生长水平:

1. 牢固资产投资占GDP比重

2. 民营经济占比

3. 人均GDP

4. 第三产颐魅占比

5. 万元GDP能耗

6. R&D经费占GDP比重

7. 社会消费品零售占GDP比重

8.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置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以上指标虽不完善,但概略上可以权衡一个地方的生长质量,有一定参考价值。

牢固资产投资占GDP比重

内生生长动力,代表着一个地方的“自我造血能力”,对经济可连续生长至关重要。

关于这项能力,我们可以用“牢固资产投资与GDP比重”来权衡。在GDP体量与增速接近的情况下,消耗牢固资产投资更少的地方,生长质量更高,也更具备自我造血能力。

目前,许多地方的“虚火”旺盛,即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拉动。

这样做虽然能快速做大总量,但若要真正形成工业生态,仍需较长时间的耐心培育。

2015年,全国牢固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凌驾80%,2018年降低到71%。2020年受疫情影响仍然高达51.9%。但全海内生生长动力最强的都会——深圳,2022年牢固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仅有27.8%。

经济生长,是依靠科技立异和技术生长,照旧依靠高额固投猛砸 ?

工业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地方,短时间内仍需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项目入驻。而那些经区域经济的“领头羊”,尤其需要关注这项重要指标,大项目、新技术两手抓。

民营经济占GDP比重

一个地方的经济生长是否富有活力,民营经济显然是重要的晴雨表。

广东和浙江的经济活力冠绝全国,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外地民营企业强大的造血能力。

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地方,其生长更具挑战,也正因为如此,真实的生长质量也更高。华为、腾讯、大疆崛起于深圳,杉杉、方太、雅戈尔崛起于宁波,绝非偶然。

值得警惕的是,许多地方关于帮助本土企业缺乏耐心,热衷于引进大企业、大项目。

站在招商引资、做大总量的角度,这样的行动是很是有须要的。可是本土企业、中小企业的生长需要同样值得关注,切勿过于关注外部的“时机盘”,忽略了手中的“基本盘”。

第三产颐魅占GDP比重

第三产颐魅占比,是权衡一个国家或者都会兴旺水平的重要标记。

兴旺国家第三产颐魅占比在70%左右,中国2022年第三产颐魅占比已达52.8%。

事实上,海内一些都会的第三产颐魅占比已经接近甚至凌驾兴旺国家中心都会的水平。好比北京的第三产颐魅占比就已经凌驾80%,实现了“三二一”的经济结构。

“北京模式”无疑为迫切希望转型的各大都会提供了样本。

不过,中国仍然属于生长中国家,就目今阶段而言,仍需坚持生长制造业。除少数中心都会之外,中国绝大大都都会不应该也没有条件追逐“北京模式”。

尤其是在同一个都会圈内,把每座都会的工业结构搞得极其相似,其实并非上策。坚持优势、合理分工,才是更优选择。

为何苏州的第二工业如此强势 ?

因为上海和南京分担了苏州的部分效劳业功效,苏州才可以定心生长制造业。

人均GDP

创立GDP,靠的是人海战术照旧工业升级 ?人均GDP指标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虽然,某些都会会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泛起在人均GDP排行的前列,尤其是以石油、煤炭等能源行业为主导的都会(好比克拉玛依、鄂尔多斯、榆林等都会),应该客寓目待。

别的,人均GDP通常凭据常住人口(包括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进行统计的,对新生儿和老年人等非劳动力人口占比较高的都会略显不公。

万元GDP能耗

创立同样的GDP,谁的能耗少,谁的生长质量就越高。

2013年至2017年,中国的GDP增速从7.7%下降到6.9%,相应的单位GDP能耗则划分减少3.7%、4.8%、5.6%、5.0%、3.7%,累计下降高达21%。直到2022年,中国的单位GDP能耗仍然在连续下降。

金山有价,青山无价。

中国未来最优的生长模式或许是:经济生长次高速,情况;ぜ恿Χ。

底线之下,严格控制,底线之上,摊开手脚。既不破坏情况,也不缩手缩脚。尤其是中部要地,是中国未来最大的增长极。

经济生长与情况;て胶,高速度与高质量平衡,方为正道。

R&D经费占GDP比重

科学研究与试验生长(R&D)经费占GDP比重是全球通用指标,用于权衡技术和立异的投入强度。

全球这一比例最高的经济体划分是以色列4.4%、芬兰3.9%、韩国3.7%、瑞典3.4%、日本3.3%、美国2.8%、德国2.8%,均以高科技工业闻名。

中国目前处于要害的节点位置,前有欧美国家,后有东南亚和非洲国家,要制止两线竞争的困局,亟需率先实现技术升级。

路在何方 ?唯有立异。

2022年,中国的R&D经费占GDP比重为2.55%,增速达10.4%,远超GDP增速。技术和立异生长已经进入奔腾质变阶段。

纯粹看投入总值,中国的研发投入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可是投入强度与兴旺国家平均3%左右的水平另有较大差别。

重点都会中,北京抵达6%以上居全国首位,深圳抵达4%以上,上海位列第三。

杭州、武汉、天津、广州都抵达了3%,连续向全球主流都会靠拢。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比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并不是全口径消费额,主要体现日常生活和公共消费,可以权衡实物消费和实体经济的拉动能力。

2022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3.97万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对经济增长的拉行动用明显。随着《“十四五”扩大内需实施战略计划》宣布,海内消费正在逐步成为经济生长的决定性力量。

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平衡的都会,生长后劲会越发强劲。作为中国经济生长的最概略地,长江中下游的都会,无论是成都,照旧武汉、长沙等地,体现均十分突出。

纯粹的生产型都会则会比较亏损。虽然经济数据整体体现强劲,但消费市场却容易被周边综合性中心都会分流。

值得注意的是,房价也与都会消费能力保存内在逻辑关系。这也是北上广深等超一线都会在这一指标上难以与其他都会拉开差别的主要原因,尤其是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比重不到30%。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置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当下在全球重新掀起的工业竞争,最主要的就是高技术领域的竞争。尤其是美国制造业回流,未来挑战巨大。

面对前狼后虎的局面,中国需要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实现突破,突破前沿技术领域的封闭与垄断。《中国制造2025》的焦点使命之一就是提高制造业质量。计划中关注的十大重点领域,大都集中于高技术领域。

2022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置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5%。深圳的体现最为突出,这一比例抵达了惊人的60%以上。别的,苏州高技术制造业的体现也很是突出。

而北京虽集中了中国最多的研究机构与最顶尖的高校,可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置魅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未到30%,略低于市场期望,第三产颐魅占比较高可能是原因之一。

上海的高技术制造业生长不强势,或许也保存同样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指标虽然可以用来权衡一个地方的生长质量,但并非越高越好。

尤其是在区域生长不平衡的情况下,某项指标较高,在A地可能代表生长质量高,到了B地反而代表生长质量低。

一定保存更合适的指标,可以更好地权衡一个地方的高质量生长水平。但欲求真理,必先有人抛砖引玉。希望本文中总结的八项指标,可以从思路上给各人提供一个参考。